二十年匠心深耕,江苏德鑫如何成为候车亭“隐形冠军”
来源:江苏德鑫公共设施有限公司      发布时间:2025-03-26 09:15

清晨六点,上海徐汇区的公交候车亭站台已陆续迎来通勤的市民。遮阳顶棚下,智能电子屏实时跳动着车辆到站信息,不锈钢座椅被擦拭得锃亮,站台角落的USB充电口正为一位赶早班的年轻人“续能”——这些融入城市肌理的公共设施,大多来自一家扎根江苏、辐射全国的公共设施生产制造企业江苏德鑫公共设施有限公司。

  

1_副本.jpg

二十年磨一剑:从乡镇作坊到行业标杆

 

二十年前,国内城市化进程加速,但公共设施建设仍停留在“有即可”的粗放阶段。彼时,江苏德鑫以乡镇厂房为起点,瞄准候车亭这一城乡公共设施细分领域,开启了“让等待更有尊严”的探索之路。从最初的手工焊接铁皮站台,到引入全自动钣金生产线;从模仿海外设计,到建立自主研发团队,德鑫用二十年时间完成了一场“笨功夫”的修行。

  

“公共设施是城市的‘家具’,必须兼顾实用与温度。”公司创始人袁传杭曾多次在内部会议上强调。这份坚持让德鑫避开了盲目扩张的陷阱,始终聚焦候车亭、智能公交站台等产品迭代。如今,其业务已覆盖全国28个省份,累计交付站台超3万座,却鲜少在大众视野中高调亮相,但这并不影响其广阔的产品辐射范围。

2_副本.jpg

 

 “候车亭专家”的底气:技术为根,需求为本

 

在雄安新区某智慧交通示范区内,江苏德鑫的第五代智能站台正悄然运作:光伏顶棚日均发电量可满足72小时照明需求,内嵌传感器实时监测人流量并调节通风系统,甚至能通过AI摄像头识别突发险情并联动报警。“我们要做的不是冷冰冰的工业品,而是能与人对话的城市服务终端。”公司技术总监在采访中透露。

 

这种“精准适配”的能力,在佳木斯的项目中体现得更为极致。面对零下30℃的极寒挑战,德鑫研发团队采用航空级耐低温钢材,将LED显示屏加热模块嵌入玻璃夹层,并创新斜坡式顶棚结构防止积雪压塌。项目验收时,当地城管部门负责人感叹:“这座站台扛过了三场暴雪,连一颗螺丝都没松动。”

  

4_副本.jpg

藏在细节里的话语权:为何大城市偏爱德鑫?

 

翻开德鑫的案例地图,从上海陆家嘴的流线型智慧站台,到吉林松花江畔的仿古候车长廊,每个项目都藏着对城市气质的解读。在苏州工业园区,站台融入了园林花窗元素;在深圳南山科技园,模块化设计让站台可随道路扩建灵活重组。这种“一城一策”的定制化服务,让德鑫成为上海、雄安等超30个城市的长期供应商。

  

当人们讨论“中国制造”时,常将目光投向高铁、核电等大国重器,却鲜少有人注意:一座候车亭的诞生,同样需要攻克材料、工艺、智能化的重重关卡。江苏德鑫用二十年证明,默默矗立在某个城市街角的公交候车亭站台,正在为亿万人的出行遮风挡雨,在方寸之间书写着中国制造的另一种答案。